最近看美国最高法院案件,其中有个加州大学诉巴基案挺有意思,讲的是民族/种族问题。原本黑人在美国受到了非常大的剥削和奴役,直到南北战争后,才逐步废除了奴隶制。此后以白人为主力的社会,对黑人又进行了歧视,出现了“隔离但平等”的原则。这些问题林林总总,直到二战后才有比较大的好转。那么加州大学诉巴基案,是加州大学对黑人进行歧视了么?非也非也,加州大学不但没有歧视黑人,巴基也不是黑人。事情的焦点在于,加州大学在录取学生的时候,为黑人保留了一定比例的名额。巴基考试下来去查分,发现自己比几个被录取的黑人学生分数高很多,但是没有被录取。于是怒而将加州大学告上法庭,称其“逆向歧视”。

美国法院接到这个案子比较头痛的,因为加州大学是按照美国政府的指导(准确说是加州的立法),为黑人学生保留的名额,其份额也和黑人人口基本成比例。只是由于黑人家庭中有大量贫穷家庭,因此黑人的平均成绩并不高。如果对其“一刀切”的统一录取,对那些黑人家庭并不公平。他们历史上受到了奴役和剥削,因而造成了家族一开始的贫穷。由于贫穷和被歧视,因此总是无法提高自己的知识,这又造成了贫穷。而对种族分离录取,对其他人种学生则不公平,而且有违美国宪法基本原则。书中举过一个例子,一个其他国家,在后期迁移来的黑人子女,祖上并没有受到奴役,因此这个学生从小受到比较良好的教育。而另一个则是祖上没有奴役过黑奴的白人子女。对前者进行偏向是对后者的不公。这个问题有点类似于今天中国的“高考移民”问题。另外,美国的宪法基本原则是假定人人生而平等。反种族隔离,女性运动,都是此原则的具体体现。由于案件的特殊性(个人基于宪法对抗州法律),所以这个案子一直上诉到了最高法院。

最高法院的判决我就不说了,大家可以自行去查(顺便给书打打广告)。但是关于这个案件,我们可以看到几个有趣的问题。在中国的发展中,颇为值得注意和思考。

首先是透明的考试和录取制度。被大家称为最严密的高考,其实是非常不透明的,因此也是注定不公正的。这种不透明体现在几个层面上。首先是考题批阅不透明。主观题如作文的批阅就算了,客观题的对错批阅都不允许查阅和异议,这对考生是非常不公的。有的时候题目出错,老师批错,影响的是学生的一生。在这种严肃的问题上,居然以“查阅和矫正会引发各种问题”和“没有时间和资源来做这个事情”为由进行推搪,其不公可见一斑。即便因为录取时间紧而暂时忽略批错,也应当允许事后的翻找和对错误的补偿(说白了就是国家赔偿)。考题正确性更是应当受到全社会的监督和检验。

其次是高校录取不透明,高校录取,放榜分数除了本人无人知晓。有没有人被跨分录取,今年的情况如何,全凭校方的一张报告,而且还是内部的。由于这种制度本身没有透明性,因此不可监督。又因为其重要性,因此特别容易舞弊。现在高考还比较严密,纯因为全国家长的注视,和教育部的重视。贝壳可以断言,如果教育部稍一放松,高考内部的舞弊案件必然直线上升。

再次是高考的优惠政策。地域性优惠,种族加分,特长加分。这些东西本身不一定能消除歧视,有时反而是歧视的根源。例如地域性优惠,无疑在剥夺几个人口大省的学生教育权。由此很容易引发高考移民,此所谓上有政策,下有对策。种族加分,有没有让少数民族感受到国家大爱尚不得知,反倒是贝壳和几个朋友在聊起这些问题的时候,听到他们郁闷的提到“那些新疆人”“占了他们的名额”。而特长加分本身,正在变成一种新的特权制度,作为高考的扩展和补充。

现在在沿海城市的人可能没有体会,其实我们坐在一个种族问题的火药桶上。在西安,火药味就比在沿海重了很多。去年的75暴乱,正是这种现象的体现。如果我们不审慎的面对这个问题,也许将来的某天,我们就需要面对一个流血的伤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