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机

低端数码相机估计会死绝。高端相机可能会内置一点存储,并配置近程传输和控制能力。

很简单,低端相机能做的,手机能做个八成。但是手机随身携带,低端相机可就不一定了。在对比之下,有多少用户愿意再额外的花个几百大洋弄个专门的相机。还得经常维护电池,存储卡,导入导出照片呢?而且考虑到随着技术进步,手机的照相能力能够越来越接近低端相机。这部分市场利润只会逐年下降。

相比起来,高端相机的成像效果,目前手机还是无能为力的。而且没有重大技术突破的话也做不到。但是高端相机往往有个共同的缺陷——成本太高,更换速度太慢。如果买了一个4000-6000的相机,很少会在一两年的时间内就把他换掉。这导致相机的附设功能落后,软件功能严重脱节。往往好容易在相机里内置了微薄,结果现在用户都想用微信了。

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就是用手机作为相机的控制和存储。一般手机的显示屏比相机的更大更好是常识。如果相机可以和手机联动的话,相机可以省掉一块大幅高质量显示屏,改用小屏做一般性的展示。还可以用手机的触控技术提供更好的操作。省掉大容量存储,而且还可以即拍即发,数据同步/分享,而不用导入导出。

看起来最像的是蓝牙,但是2.0的速度太慢了,只有250KB/s多。一副好点的照片最低5M,需要20s传输时间,等不起。3.0的速率上升到2MB/s以上,大约是2s-3s,基本没问题。4.0更快,功耗更小。

无线局域网(wifi)技术的速度很不错,即使是11g也有2.2MB/s的传输速度。手机上虽然普遍不快,但是1M/s-1.5M/s的速度绝对没问题。一张图片3s左右完成传输,也可以接受。而且好处是,目前的手机大多已经支持11n或者开始支持。11n的网络速度可以达到10MB/s,传输40M的原始照片也只需要4s。问题是,wifi为了使得两者可以互相传输,必须将其中一个配置为AP。这样一来手机连接其他AP上网就会受到限制,这大大限制了他的应用。不过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,AP可能变得不那么重要。

目前从google的搜索结果来看,wifi比蓝牙拥有更多的搜索结果。

存储

从通用性存储卡的价格来看,16G的普卡已经到了百元以内,基本谁都玩的起。再往下怎么玩?加大存储对移动设备来说用处并不大。目前移动设备上面存储最大的无非是音乐和图片。8G可以存储1500多张高质量照片,或者同数量的音乐。我想一般人手机上要再存储这个数量以上的数据,也不大可能。

要说在上面存一堆历史照片或者音乐库什么的,这是拿移动设备当数据库玩的思路,边际收益很低。当年苹果就拿硬盘把mp3做成了音乐库,效果很不错。不过后来历代别人就没这么玩过。既然我们可以把大头保留在电脑上,把热数据放在手机里。在手机里保留所有数据的意义就不大。是个玩法,但是不足以驱动存储卡升级的需求。

移动存储要再玩size,只有等视频技术了。8G的存储只足够20小时的高质量视频,这还是高压缩格式。换算成美剧的话大概刚刚够放下一季的量。加上音乐和照片,差不多够驱动主流存储升级到32G或64G的水平,也就是两三年的功夫。

再往后,存储就没什么玩头了,就算是用录像功能录上三五个小时的视频(这是目前电池的极限),无非也就是2-4G的空间而已。从size上说,32G的卡足够终结一个世代。除非碰上有些极其消耗存储的杀手级应用横空出世(你也知道了什么情况下可以买入这些存储生产商的股票)。

另一个玩法就是速度。目前的吞吐速度在4MB/s-10MB/s之间,而且主流都是4M。对比一下网速,你大概就知道为什么手机的无线速度始终上不去——再快卡的吞吐就是个问题了。未来的存储可能优化到10MB/s的速度,这刚好比11n的普遍网络最高速度(大约9MB/s)更高一些。再高目前传输也解决不了。所以看起来存储暂时不会成为关键。

电源

目前移动设备的核心全部集中在电源上,核心问题在于电池技术不受摩尔效应的控制。

以手机来说。nokia的黑白机一次充电可以用一周,到了android智能机都是论小时的。不是电池没长进。实际上无论是可靠性,单位质量储能比,还是性价比,今天比起当年的电池都有相当提高。但是移动设备的能耗也随之上涨,锂电池已经越来越不敷使用,成为逐步上涨的移动设备电力消耗的瓶颈。

更让人绝望的是,锂离子电池什么时候发明的?1992年实用化,大规模使用大约隔了10年的时间。如果我们今天(2013年)希望使用什么升级技术,那他2003年就应该实用化了。问题是,我们并没有看到有这种技术。

另一项有望得到应用的技术就是快速充电。虽然电池的续航能力无法提高,但是目前的充电功率只有5W。这个功率完全可以提升到50W(比普通笔记本的电源功率略低),或者150W(和低功率的台式机持平)。如果用10倍的充电功率来换取10倍的充电速度,将2小时完成的充电换为6分钟充电50%。或者更激进的,在2分钟内充电50%(150W功率),我想电池的充电就会容易许多。

其中一种解法就是超级电容。目前超级电容事实上是一项颇为成熟的技术,但是成本高,能量密度低,和锂电池相比并没有优势。要能够缓冲锂电池所需能量同量级的水平,缓冲器的大小比锂电池本身还大。所以在大幅改进前用不上。

不过让人燃起希望的是,目前的纳米线锂离子电池的质量能量密度已经达到2.5以上(普通锂电池大约是0.5-1不等),而且可以高速冲放电(比普通锂电池快的多)。这项技术2008年看到的报道,按照预计,有望在五年(2018年)后采用。届时同样质量的电池,续航能力可以高达目前的5倍。android设备有望续航能力重新按天计算。

网络

目前的主流网络还是EDGE/WCDMA技术。TDS-CDMA完全成了个笑话。确实有不少基于他的产品,但是最好的手机生产商完全不考虑这项标准。这导致顶级的手机,顶级的手机用户完全不可能用这种网络。你见过买了Iphone还在用移动卡的么?基本TDS-CDMA就被当作上网卡和合约机用了。

下一代技术基本是4G了。什么概念?静态速率1Gbps,和千兆以太网相当,比wifi还快。问题是中国在4G上又扯淡,用的是LTE-TDD(TD-LTE),而不是LTE-FDD。参与联盟的人倒是不少,可是最终结局如何还是难料。

上面还不是主要问题。主要问题是什么?费率!3G时代忘记关流量还能卖个肾,4G时代忘记关流量卖房都不一定管用了。10多年来,官方明面上的网络费用只是从1k一分(10元1M),降低到1元1M。当然,背地里打折下来,网络费用基本在35元1G,或者更低。而有线网络的费率呢?我们按照1/10的总带宽用量来计算(现在很多人拿网络看电影看视频,平均每天2.4小时的满流量一点不多吧)。每G价格42分。。。

所以,移动网络价格降到5元/G以内前,是不会对有线网络构成冲击的,无论3G/4G。即使有,也是在特定场合,而不是总体上。作为对比,台湾数据流量价格折合人民币大约是8元/G,所以台湾用移动网络的人就多很多。问题是,台湾的有线网络也更便宜。。。

电话

总体趋势上说,电话和短信被软电话和消息替代是常规趋势。说的更通俗点,就是不再打电话和发消息,改用QQ现场通话和发消息。

这很好理解。软电话的成本要比电话更低。一分钟电话大约是10分,换成数据流量的话能够传输2.9M数据,合50KB/s左右。而5-10KB/s就可以提供非常不错的通话质量了。

问题在于两点。首先,编解码,数据传输会比直接传输更加的慢。而且在没有QoS的情况下,软电话的抖动非常大。你说的话到达对方那里的时间可能比以前长,而且可能变动幅度异常的高。

然而大多数情况下(主要是闲聊),对语音质量的邀请并不那么高,反而对价格非常敏感。这种情况下软电话就更有替代普通电话的趋势。我和老妈打过数次语音电话,除了手机耗电量高点,有的时候突然会听不清外,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。

于是你就大概能猜到移动通讯供应商网络为什么不能降价。10KB/s的速率,35元/G的价格,一分钟大约是2分。而移动通讯的大部分套餐里面,一分钟电话的价格都是10分。所以当网络价格低于175元/G的时候,软电话就有更大的趋势替代电话。如果价格降到17.5元/G的时候,软电话价格只有电话的1/10。移动的台面价格是1000元/G,而台面下价格则远远要低,正是因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