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ebian under box
This is linux tech blog, so…猫咪和六牙四皂小姐退散。
下面简介一下小型系统组装NAS和服务器的完整攻略。实话说这篇文章写的异常艰难,题目本来叫debian squeeze under EPIA。结果一晃过了一个春节,debian升级了,EPIA挂了。下面前一部分的文章是开始写的,后来发现M10000系列主板只要上sata to ide就会死机,部分IDE硬盘也会死机。所以…
首先是物理硬件的组成办法。推荐购买VIA EPIA M10000,价格大约在150上下。附带了VIA C3 Eden,只要一条内存就可以工作,非常便宜。不过USB引导有些问题,所以后面用的是其他机器装的Linux,并且给折腾了个半死。贝壳还买了一个小机箱,能够放置3.5’硬盘,并且买了1T的硬盘来组装NAS。由于1T的硬盘只有Sata接口,因此还得买一块Sata to IDE,大概是30-40。全部的硬件就是这样,组装起来就可以工作。主板的右下角是主板控制跳线,从左(以CPU和电源所在边为上)到右顺序,引脚如下定义:上排2-3,power sw。上排4-5,reset sw。上排6-7,power led。
首先借助一台大型机,使用USB开始debian系统的安装。另外补充说明一下USB安装debian一文中的一个情况,在boot.img.gz解压开的U盘内复制入netinst也是可以工作的,不一定是businesscard。按照这个估计,复制入完整ISO也是可以的。在分区的时候,贝壳选择了full disk with LVM。/boot分配了228M,最后用了17M。root用LVM中的ext3卷,分配了7G,用了不到1G。全部装好大约有2G吧,安全起见。swap用了2.5G,其实不用这么大,不过我懒得换了。剩下908M,因为1T有一定损耗,还有JS的1000进制算法。。。好吧,全部用ext3放到/home下放数据用。
之所以没用btrfs的原因,一方面是这个是硬盘,不是ssd,也没有高等数据管理要求。另一方面也要求一定的稳定性,btrfs还没有fsck呢。
系统安装并没有什么太大困难,对于熟悉linux系统安装的人,很快就可以完成安装。不过由于是在其他机器上安装,因此注意在迁移后需要修改/etc/udev,把网卡修改为eth0。
下面就是大头了,系统使用grub2引导,但是在booting kernel这里直接挂掉,完全起不来。问过gary后,基本肯定要么是主板坏了,要么是内核坏了。后来我猛然想起,C3是个老CPU了,我用的内核是686内核。改为486内核?顺利引导。
EPIA edin C3 just support i486 Instruction Set, so don’t use linux-image-.*-686。
系统启动后,发现速度并不很快。我用samba和windows共享文件,大约只有7M/s的读写速度,消耗了60%的CPU。我使用的是TP-504G+路由器,后面是一个100M的交换机。EPIA是VT6102,10/100M自适应网卡。主机是1G的网卡——不过没任何用。理论上,最高读写速度应该有12M/s的。实际上根据我的测试,瓶颈居然可能在windows上。我在windows复制文件的时候从box上读取数据,居然对复制没有影响的情况下达到了2M的速度。这样的速度远远低于硬盘30M/s的持续读写速率,所以硬盘效率不用顾虑太多,包括碎片问题。
当我发现sata的问题后,使用iozone确认了问题在udma层面上。杯具的是,这问题无解。所以,退了主板换了一块新的。新主板上去后,性能有所升高。硬盘的吞吐到了97M/s,网络共享的读写速度大约是10M/s。其余都很顺利,就不废话了。